“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阅读下列
题目描述
【题目】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意既由民意显露,民心向背就成为政权得失的关键。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梁治平《民本思想源流》
材料二君静则民安。国家出乱子,往往起源于执政者的躁进,隋朝不顾一切地兴办大型事业就是前车之鉴。……唐太宗毫不含糊地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韩昇《盛世是这样治理的》
材料三贞观二年,关中旱,大饥。太宗谓侍臣曰:“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当责朕,百姓何罪,而多困穷!闻有鬻(卖)男女者,朕甚愍(同“悯”)焉。”乃遣御史大夫杜淹巡检,出御府金宝赎之,还其父母
——骈宇骞《贞观政要卷六·仁恻第二十》
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骈宇骞《贞观政要卷八·务农第三十》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2)结合所学,举出材料二中“隋朝不顾一切地兴办大型事业”的一个例子。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前车之鉴中,吸取了怎样的治国教训?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太宗“存百姓”的主要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怎样的治国理政思想?
答案解析
(1)民意即天意,得失天下的关键在于民心的向背。(完全照抄材料得(2)例子:隋炀帝滥用民力,开凿大运河。教训:治理国家,“必须先存百姓”。(3)赎还流民,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等。(4)民本思想(或:以民为本)。
(1)根据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桀、商纣失天下的原因在于失去民心,而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因此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得失天下的关键在于民心的向背。(2)结合所学可知,“隋朝不顾一切地兴办大型事业”的例子,如从605年起,隋炀帝滥用民力,开凿大运河。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治理国家,“必须先存百姓”。(3)根据材料三“出御府金宝赎之,还其父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存百姓”的主要措施有赎还流民,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等。(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夏桀、商纣失天下,隋朝的灭亡,唐太宗时期的政策,反映古代治国理政的民本思想,即得民心者得天下。
相关试题
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单选题)磁选机园筒旋转的线速度与园筒()有
(判断题)硅钢双层剪的活动剪刃斜度为1/64
(单选题)砂土起始冻胀含水量为()。
(单选题)画矩形时,按能画正方形。()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单选题)口腔检查的内容包括()
【单选题】 斜巷段施工前必须先完成的工作是关
109.中心静脉导管分两个腔,远端腔为(),
为什么酒越陈越好?
下列案件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是()
标志服正确的着装要求是()。
光环效应?
1979—2007年,我国人均GNI相当于世
下列财政收入中,属于一般性财政收入的有()。
公司员工上下班交通管理规定为?
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在驾驶员未踩下离合器踏板
《土地管理法》规定,临时使用土地限期一般不超
制作脚本反映了()的各项要求,重点给出了要显
甘肃两大产玉的地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