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9:50:06

政治妥协是高明的政治智慧,在近代民主宪政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蕴含

题目描述

【题目】政治妥协是高明的政治智慧,在近代民主宪政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深刻的妥协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二  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但这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显然,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

——摘编自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斥了哪些主要矛盾?最终又通过哪些方式实现了妥协?

(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并简要分析“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对近代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

(1)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制宪会议上,针对邦联政体松散局面,出现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权力的分配出现了政府各职能部门权力的矛盾;议员名额限制出现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奴隶问题出现了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方式:通过谈判和妥协,最终形成了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奴隶按五分之三计入总人口。(2)原因:根据材料“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可知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的底线。积极影响:根据材料“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可知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根据材料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可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根据材料“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可知避免长时间的社会动荡和战争流血,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1)矛盾: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政府各职能部门权力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方式:实行联邦制;三权分立与制衡;参众两院议员的分配比例不同;奴隶按五分之三计入总人口。(2)原因: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的底线。积极影响: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避免长时间的社会动荡和战争流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