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13:16:29

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

1994年3月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012年6月

预算法修正案草案被提请进行二次审议。随后,草案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征集到大量的修改意见。

2015年4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对预算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三审。草案三审稿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并就草案的主要问题与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财政部交换意见,共同研究。

2015年8月11日至12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召开会议,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就修正案草案主要修改内容的可行性、出台时机、实施后的社会效果及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证评估。至此,预算法在出台20年后,终于完成了首次修改。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是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

答案解析

试题本题以民主政治建设为背景,来考查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的知识。注意本题的题型为措施类的;主体限定为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首先要认真分析材料,然后对接相关知识。如“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可以联系全国人大的立法权; “公开征求意见”“邀请专家、学者”这一关键词就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征求意见”“审议通过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会议审议过程体现了人大代表的权利。

①全国人大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并对修改内容的可行性进行集中论证评估。②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修改和完善预算法,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法律依据。③全国人大坚持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和社会公众意见。④全国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对修改内容的可行性、实施后的社会效果进行论证评估,修改和完善预算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