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既有民族的交

题目描述

【题目】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既有民族的交融也有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之后长期的分裂对峙混乱局面虽然使我国经济局部获得发展,但是这种混乱的社会局面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飞跃。

材料二 

材料三  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材料四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指的是庄稼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书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1)请补充材料一如图知识结构图中①的内容。材料一中的“魏”是由谁建立的?

(2)材料二中A处箭头所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汉光武帝的哪项政策导致材料二局面的出现?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现象?下列简图比较准确反映这个历史现象的是

(4)材料三中的现象的高潮出现在什么时期?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它的出现给江南地区直接带来了什么影响?

(5)根据材料四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6)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三国鼎立;曹丕(2)氐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3)中原人口南迁;C。(4)西晋后期;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5)自然条件优越(地广野丰),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民勤本业)(6)安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人民的辛勤劳动,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引进和革新等

(1)根据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知识结构图中①的内容为三国鼎立;魏是曹丕建立。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处箭头所指的是氐族,氐族迁徙到陕西关中;汉光武帝的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政策导致材料二局面的出现。(3)根据材料三“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中原人口南迁;图C反映了这一状况。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蜀吴东晋等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发展生产,促进了江南的开发。躲避北方战乱的中原人口大量南迁。(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现象的高潮出现在西晋后期;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5)根据材料四“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指的是庄稼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书之饶,覆衣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地广野丰),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民勤本业)。(6)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安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人民的辛勤劳动,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引进和革新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