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0:17:35

国家的外事活动是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新中国

题目描述

【题目】国家的外事活动是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材料二

材料三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礼物”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国推行什么外交政策或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原因。并回答这次握手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4)新时期中国外交作了重大调整,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就,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题干时间“1950年”,人物“毛主席和斯大林”, 可知是指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结合所学知识,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其特点:①包容性: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②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③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间关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3)本问实际是考察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4)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无敌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坚持和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1)“礼物”是指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外交政策或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特点:开放性、包容性,超越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3)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要借助中国与苏联抗衡;取得中国的帮助以结束越南战争;长期奉行的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等等。影响: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促进了中国的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到来。(4)成就: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推动上海合作组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