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惨烈的两次次世界大战,曾经促使人们对民族国家和战争的反思
题目描述
【题目】残酷惨烈的两次次世界大战,曾经促使人们对民族国家和战争的反思达到空前的程度。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一战中的两大军事共同体。
(1)上图中两大军事集团争斗,最终形成了一战后的什么国际新秩序?
材料二 1942年,美国提供1800架飞机、1700架坦克准备用于中、缅、印战区;英国在北非战场与德、意作战;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顽强阻击着德军的进攻;中国组织赴缅远征军对日作战……这是战时“命运共同体”的一致行动。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标志是什么?二战后结束后,美苏关系由合作转为对抗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现代史》
(3) 材料三中“两大势力范围”反映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并归纳促使西欧各国联合的主要因素。
材料四 自1961年起英国两次申请加入欧盟都遭到了戴高乐的否决,直至直到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欧盟(当时称为欧洲共同体)。由于欧债危机、希腊债务危机、难民危机、与欧盟利益和主导权等问题,2017年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就英国脱欧方案发表演讲,宣布“干净退欧”。英国退欧对英国和欧盟产生重大影响。
——摘编人民网
(4)二战后欧洲联合的趋势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回答,英国脱欧对欧盟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五 2017年2月27日,乐天集团董事会议批准同韩军方“萨德”系统部署土地置换协议。俄军方认为萨德系统已超出遏制朝鲜威胁的任务范围,美韩此举是对俄罗斯的挑战。朝鲜发进行了多次核实验,一度传出战争威胁。中国国防部高度关注国际形势变化。英国《卫报》认为,萨德不仅仅会局限在韩国,然后是日本,再然后可能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其他盟友。
——选编自360新闻网
(5)上述材料表明哪些因素仍然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至少两点)。
答案解析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杜鲁门主义出台。(3)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原因:二战后欧洲力量衰落;美国、苏联的威胁(4)政治经济一体化。欧盟不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欧洲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会下降;欧盟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影响力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欧洲经济危机加剧和发展不可预知性等。(类似亦可)(6)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1)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意奥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一战爆发,同盟国战败,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德意日,1942年1月1日中美苏英等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瓦解,开始冷战,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美苏冷战开始。(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主义对抗的两极格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欧洲力量衰落,美国、苏联的威胁,欧洲国家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欧洲联合的趋势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93年欧盟成立,2017年英国脱欧表示欧盟不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欧洲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会下降;欧盟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影响力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欧洲经济危机加剧和发展不可预知性等。(5)依据所学可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相关试题
451【习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指“事
【单选题】 使幼儿知道如果身体不适和有疾病症
经基层党委预审合格的发展对象,由( )提交
(单选题)在选择风险管理技术之前,我们需要完
(单选题)下面关于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说法正确
(单选题)保险公司从事保险销售的人员应当符合
(配伍题)COPD患者肺功能回报:FEV1/
集权式领导决策的主要特征是领导者让部属拥有充
(单选题)儿科常用的口服补液盐(ORS)溶液
哲学的本义是指
2014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爽,自
记者 2014 年 10 月 11 日从农业
以劳动价值理论来制定运价,必须预先确定( )
水库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称为
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为()级,()级,1级
富含有机质,生成过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的细
核燃料操作人员应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授权后
上级行政机关有权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进
以()的地方自治运动为发端,20世纪初形成了
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