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以来农村政策调整概况表(节选)

 

实行时间

农村政策

主要内容

重要影响

1950~1952年

进行土地改革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1953~1956年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978年以来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材料二  1861年,俄国沙皇签署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奴结婚,也不能干涉农奴的家庭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授与农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奴只有“永久使用”权。

材料三  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只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在材料一表格①处填上相应的农村政策。

(2)根据材料二回答:当时的俄国沙皇是谁?1861年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直接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农业进行调整采取的措施及特点。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解析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劳动力问题;(3)措施:缩减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或鼓励农民减产并给予补贴)特点:国家干预经济;(4)农业政策的调整要符合国情(或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或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农业发展政策等)

(1)根据材料一中“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1978年以来,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矛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根据材料二“1861年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可知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3)根据材料三中“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说明是为了度过经济危机,缩减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鼓励农民减产并给予补贴);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体现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的特点。(4)综上材料我们应该认识到。农业政策的调整要符合国情,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