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4:24:51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1913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材料二   下图为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图中“共和”“民主”字眼在1893-1913年出现的频率呈现快速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图片分析1940-1947年“民主”出现的频率高低情况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原因,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联系1893---1913年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一时期“共和”“民主”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快速增加趋势的主要原因。(2)通过材料二“1940年-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可以看出,1940-1944年民主出现的频率不高;1945一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1947年“民主”频率下降。原因可以从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内政局的变化等方面分析。(3)材料三“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反映了社会各阶层都能享受到管理国家的权利。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

(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或辛亥革命)。(3分)(2)情况:1940-1944年“民主”出现频率不高。原因:以抗日为重。情况:1945-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原因:抗日的胜利使人们看到和平的曙光;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政协会议的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情况:1947年“民主”频率下降。原因:内战爆发,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压制。(9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