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唐朝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翻越崇山峻岭来到天

题目描述

【题目】    唐朝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翻越崇山峻岭来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真经。他在天竺学佛19年,行程5万里。回国后他和弟子用了19年时间,陆续翻译了1300多卷,这些经卷成为研究佛学和古印度文化的主要资料。根据他的亲历见闻,在弟子的帮助下写成了《大唐西域记》.该书记录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情况,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

以下表述中如果是从上面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横线上涂A;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涂B;是材料中信息没有涉及的涂C。

【1】玄奘在唐高宗时到天竺求取真经。     

【2】佛教的发源地是天竺。     

【3】明朝吴承恩根据《大唐西域记》写成了小说《西游记》.     

【4】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5】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

答案解析

【1根据“唐朝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真经。”可知,玄奘是在唐太宗时期到天竺求取真经,因此本题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2佛教的发源地是天竺,虽然史实正确,但是材料中没有涉及该信息。【3明朝吴承恩根据《大唐西域记》写成了小说《西游记》,材料没提及。【4根据“回国后他和弟子用了19年时间,陆续翻译了1300多卷,这些经卷成为研究佛学和古印度文化的主要资料。”可知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题符合材料表达意思。【5根据材料中的“僧人玄奘”、“行程5万里”、“翻译了1300多卷(经卷)”可知,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本题符合材料表达意思。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