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4:16:51

对包含所有制、经营管理方式及分配方式在内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题目描述

【题目】对包含所有制、经营管理方式及分配方式在内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1)上图所示,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它们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上怎样的基本史实?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用。……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在国内战争后的经济政策。

材料三  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缓和阶级矛盾,实现罗斯福领导全国“合作”的意图。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3)材料三所说的“立法”指什么法?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

材料四  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年份项目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拖拉机

4

2

1

2

1

电力

10

7

4

3

2

石油

3

2

1

2

1

5

5

4

3

2

 

 

(4)出现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尝试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开始实行“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哪一行业?

 

答案解析

(1)依据图片所示,青铜牛尊和铁锄范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它们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上战国时期已经采用牛耕,使用铁器的基本史实。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得到推广,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生产力得到发展。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采取的措施是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2)依据材料二信息“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用。……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苏俄在国内战争后的经济政策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材料一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了农民的反对,1921年,苏俄为克服此政策的弊端,采取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3)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4)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8-1937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经过两个五年计划,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经历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下滑。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仔细解读框表材料信息可知1928-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就是这一成就的反映,两个五年计划提高了苏联的经济地位。(5)依据所学可知,旧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特别是重工业,几乎为零。要想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国防,离不开国家的工业基础。而没有重工业,谈何工业基础。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等。所以我国实行“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1)史实:战国时期已经采用牛耕,使用铁器。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新经济政策(3)《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5)重工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