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制度的变化,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
题目描述
【题目】宰相制度的变化,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材料二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材料三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反映了哪两种权力之间的冲突?结合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都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
(4)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何种趋势?
答案解析
(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变化: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所发生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分析得出。作用:要结合材料,联系教材关于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来回答。(2)关系: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反映的权力冲突,可以根据材料提到的权力(唐太宗和处理的官员)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即皇权与法权的冲突。制约:唐初君主的权力都受到的制约,除了根据材料信息得出受到法权制约外,还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得出,还受到了相权的制约。(3)理由: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三”概括,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分析得出。(4)趋势: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变革反映的趋势,要结合题干材料中所提到的三省六部制和明朝废宰相制度及教材和所学知识,从丞相权力削弱、君主权力加强角度来回答。
(1)变化: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一相制变为多相制。作用:三省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既避免了权臣专权,又加强了皇权;在客观上又制约了皇权。(2)皇权与法权的冲突。皇权受到相权和法权的制约。(3)理由:秦朝设丞相短期而亡;设丞相容易导致权臣专权。(4)丞相权力削弱,君主权力加强。
相关试题
方式不同,结果不同
18.根据契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可以享受免征契
关于教师利用工作之余时间,把积蓄投入民间借贷
5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对亲
(单选题)增值税可以分为消费型、收入型、生产
(单选题)Ⅰ型呼吸衰竭的诊断,下列正确的是(
(单选题)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
行鞠躬礼时手可以插在衣袋里,只有同日本人讲话
纵观中国古代史,制度文明不断创新与完善。阅读
2019年9月12日,香港特区政府表示,欢迎
【多选题】 李某是某专利代理公司聘用的专职专
关于民用建筑构造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 )
下列哪些属于老年护理的场所( )
焊缝中的偏析、夹渣、气孔等是在焊接熔池()中
为什么说《套中人》充分体现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的
发现家禽或候鸟不明原因死亡,应立即向( )部
ARPA的传感器包括:
电机绕组温度由20℃升到75℃,绕组绝缘电阻
代理关系消灭后,委托代理人应交回()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