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发展、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题目描述
【题目】合作、交流、发展、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图
材料二 16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初叶,中国和拉美之间存在着一条太平洋丝绸之路。西班牙自1565年逐步侵占菲律宾诸岛,由此开辟了环太平洋航路。1571年,西班牙人在明都洛外海营救了一艘中国船只。1572年,闽南商人把许多价值不菲的商品运到马尼拉,其中包括丝绸、瓷器和熏香、麝香、金属制品以及水果、肉食腌腊品等。西班牙人全部买下后,转运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从此,从中国沿海诸港至马尼拉再至阿卡普尔科的船只年年往来。
——摘编自《明清时期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材料三 ……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留给世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新时期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趋势,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
——摘编自《央视发布权威“一带一路”版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试从社会生活的视角分析太平洋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行性。
答案解析
(1)从历史地图获取有用的历史信息,如宋代的对外交通状况、港口建设、交往范围,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的国家对外政策等。 (2)由材料“……1572年,闽南商人把许多价值不菲的商品运到马尼拉,其中包括丝绸、瓷器和熏香、麝香、金属制品以及水果、肉食腌腊品等等。西班牙人全部买下后,转运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从此,从中国沿海诸港至马尼拉再至阿卡普尔科的航班年年往来。” 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使得物种交流频繁,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生活。(3)依据所学可知,所谓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陆上、海上的两次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新的发展机遇,故分析其“可行性”主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大的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现代中国的发展变化等角度归纳总结。
(1)特点:交通发达(海上丝绸之路发达);范围广泛(远及南亚、西亚、非洲、欧洲或已到达欧亚非三大洲);政策开放,政府设机构管理(设市舶司管理);沿海港口多,海外贸易发达。(2)影响:物种交流频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3)历史条件:古代丝绸之路奠定见史基础。现实条件: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利益加强;中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人WTO,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等。
相关试题
20302019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有关
“十三五”规划提出,完善二次分配制度。答案
【单选题】 维护人员应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提前
(多选题)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为()。
某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办公室主任王某,急于
【标准答案】领导小组讨论的优点不包括(
“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
《礼记?祭义》是表宗教祭祀的书籍。()
趋势预测法实施的前提是( )。A假定人均成本
关于供热管道安装焊接的说法,错误的有( )
卷烟、雪茄烟、有包装的烟丝是目前国家规定必须
地角塔靴必须与()连接。
喉癌水平射线。常选择契型板角度是( )
超声检测所能发现的肾上腺异常是下列哪项()。
ZGT型地中衡()是由装置在基坑中的第一杠杆
试述培根的6种空间轴线的设计发展模式。
《粘钢加固用建筑结构胶》JGT271-201
企业招聘简章一般包括( )
冬日积雪的日本庭园正是一幅幽玄的山水画世界
()是对于爱国主义的错误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