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

题目描述

【题目】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答案解析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认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起点。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作“状元实业家”。佟麟阁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那么这个时代的特征是百年屈辱,民族抗争,故选C。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