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1 22:14:40

17世纪的中国和英国在政治领域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17世纪的中国和英国在政治领域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目录(部分)

材料三: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明朝政治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君主制的变化历程,分析“光荣革命”的影响。

(3)综合试题所有信息,概述17世纪中英在政治领域的不同发展趋势。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等信息可概括得出黄宗羲认为内阁官员不等于宰相,职责是批答奏章,有宰相之实的是太监。结合明朝内阁的性质及特点相关所学可从内阁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宦官专权等角度说明黄宗羲观点的合理性。(2)依据材料二图片中“共和国和护国政体以及复辟政体”以及材料三中“近代宪政体制”等信息可得出17世纪英国君主制的变化历程是从君主专制到君主制废除建立共和国再到君主制度复辟最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依据材料三中“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君主权力来源的变化、促使资产阶级立宪政体的确立、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等角度分析“光荣革命”的影响。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中国君主专制强化、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角度分析作答17世纪中英在政治领域的不同发展趋势。

(1)观点:内阁官员不等于宰相,职责是批答奏章;有宰相之实的是太监。说明:内阁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或宦官专权)。(2)君主专制——君主制废除,建立共和国——君主制度复辟——君主立宪制度。影响:君主权力来源不再是神而是议会;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3)趋势: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强化,英国从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