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聚焦公共事件

题目描述

【题目】聚焦公共事件

《温州11岁男孩失联4天,翻遍全城的爸爸几近崩溃请你帮帮他!》《第五天了!温州11岁男孩至今没有回家,家人重金50万苦求线索》……11月30日,陈女士向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报警,称其儿子黄某放学回家途中失联,浙江人的朋友圏连续为这位小男孩刷屏。后经公安机关查明,男孩母亲陈某因与在外经商的丈夫存在感情纠纷,为测试其丈夫对其及其儿子是否关心、重视,蓄意策划制造了该起虚假警情。12月5日,陈某已被乐清市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相关链接:人们一边转发寻人信息,一边纷纷祈祷小男孩平安归来。温州、乐清两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启动了重大警情处置机制,以最高等级组成联合调查组。与此同时,志愿者、救援队、爱心市民自发参与,即便是千里之外的网友,也在密切关注着事件进展。可以说,关心这个孩子安危的,已是全城,甚至是全网。

(1)从道德角度对陈某的行为进行遣责,应谴责她什么?

(2)志愿者、救授队、爱心市民在该事件中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3)陈某对该事件应该有怎样的反思?

答案解析

(1)陈某违背了诚信,是不负责任、不守规则的表现。她的行为消耗了大量的公共资源,扰乱了社会秩序。(2)珍爱生命、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与人为善等。(3)增强诚信、责任、规则意识,做一个负责、诚信的人;增强法律意识,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或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仔细研读题目要求,本问实际上是在考查从道德角度评价行为。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具体围绕着陈某违背了诚信、不负责任、不守规则、消耗了大量的公共资源、扰乱了社会秩序等角度进行说明。(2)本问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志愿者、救授队、爱心市民在该事件中传递了珍爱生命、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与人为善等精神品质,这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据此作答。(3)仔细研读题目要求,本问实际上是在考查对陈某在该事件应如何做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具体围绕着增强诚信、责任、规则意识,做一个负责、诚信的人;增强法律意识,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