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6:22:06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莫言讲了关于他母亲的故事。某校七(4)班的学生从莫言讲述的故事中摘录了以下几个片段,请你用所学知识参与解读。

片段一:小时候觉得自己丑,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

莫言母亲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片段二:见到多年前欺侮过母亲的人,我心里十分痛恨,冲上去向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大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同一个人。”

莫言母亲身上哪种品德深深打动了我们?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这种品德?

片段三:小时候辍学后,独自在荒草滩上去放羊。当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里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

为什么莫言独自放羊,“心中充满悲凉”?

片段四: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

识字的人受人敬重。为此,我们应珍惜公民的哪一项基本权利?怎样珍惜?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认真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小时候的莫言只关注自己的容貌,没有看到自己更多的长处,不能愉快地接纳自己。而母亲的话教会莫言全面认识自己。即①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②我们要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愉快地接纳自己③自信是获得成功和快乐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培养自信心。④我们要克服自卑心理,找出优势,不断走向成功。(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当莫言想为母亲“报仇”时,却发现母亲已经原谅了打自己的人,说明母亲具有宽容的美德。根据所学知识,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善于宽容,利人利己。(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莫言远离校园这个集体,独自去放羊,因此才“心中悲凉”。原因是个人离不开集体。团结的集体使个人享受快乐,催人奋进,乐观自信,成长成功。(4)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要成为“识字的人”,就要受教育,即享受教育的基本权利。青少年在受教育时,应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自觉接受义务教育,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

(1)①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②我们要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愉快地接纳自己③自信是获得成功和快乐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培养自信心。④我们要克服自卑心理,找出优势,不断走向成功。(答对两点,言之有理即可)(2)宽容友善。(重要性略)(3)个人离不开集体。团结的集体使个人享受快乐,催人奋进,乐观自信,成长成功。(4)受教育。青少年要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自觉接受义务教育,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