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0:01:04

后世对王安石变法褒贬不一,甚至对一些改革措施还有较大争议。阅

题目描述

【题目】后世对王安石变法褒贬不一,甚至对一些改革措施还有较大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按三经新义,亦为当时及后世攻击荆公(王安石)之一大口实。考荆公平日言论,多以一学术为正人心之本,则史说云云,谅非诬辞,此实荆公政术之最陋者也。考荆公当时,亦非于新义之外,悉禁异说,不过大学以此为教耳。夫既设学校,则必有教者,教者必有所主张之说。盖使荆公而禁异说,则为戕贼思想之自由,然公固未尝禁之,不过提倡己之说主张而已。

——选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二  王安石认为,控制文人的思想更属必要。现代精神病学家可以把他列为妄想狂。显出他的“妄想狂性格”,使一切史学家和批评家公认为不可原谅的倒不是他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作风,而是他把自己当做经书的唯一的评注家。试卷通常都引用古文,考生和解释必须统一。他立下这个新标准,国内的读书人都必须研读王安石的每一方面的意见,苏东坡出京之后,有一次监考乡试,曾写诗说,他对考生思想的统一和贫乏非常痛心。

——选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变法在育才方面的措施。王安石遭受“当时及后世攻击”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梁启超和林语堂观点的不同之处。

(3)你认为“人物传记”对史学研究有何价值?

答案解析

(1)措施:根据“按三经新义,亦为当时及后世攻击荆公(王安石)之一大口实。”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撰注《三经新义》作为学校必读教材。原因:根据材料“盖使荆公而禁异说,则为戕贼思想之自由”可知王安石遭受“当时及后世攻击”的原因是以一种学术影响思想自由。(2)据材料一“然公固未尝禁之,不过提倡己之说主张而已”和材料二““王安石认为,控制文人的思想更属必要……而是他把自己当做经书的唯一的评注家……他对考生思想的统一和贫乏非常痛心”可知梁启超和林语堂观点的不同之处,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并没有禁绝其他学说,只是提倡自己的主张。林语堂认为王安石控制了文人的思想,应予以完全否定。(3)价值:根据所学可从拓宽研究视野、丰富史学研究等方面来回答。

(1)措施:撰注《三经新义》作为学校必读教材。原因:以一种学术影响思想自由。(2)不同: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并没有禁绝其他学说,只是提倡自己的主张。林语堂认为王安石控制了文人的思想,应予以完全否定。(3)价值:有助于拓宽研究视野,使得史学研究更加丰富多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