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火药武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坚船利炮),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外国制器之器(技术)……

——摘编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三  (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Democracy和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中“中国的文武制度”指的是什么?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孙中山把“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在该思想指导下开展的具体革命实践是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答案解析

(1)封建制度;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2)三民主义;辛亥革命。(3)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近代化探索。

(1)由材料“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可知,材料一中“中国的文武制度”指的是封建制度,李鸿章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据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孙中山把“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3)据材料“(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Democracy和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近代化探索。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