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事关国家稳定与发展,是历朝历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事关国家稳定与发展,是历朝历代必须正确处理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时天予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月氏王)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什么?西汉时期设置管辖西域的机构是什么?

(2)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联系,各举一例传入中原的西域植物与文化产品。

(3)为了解决匈奴问题,西汉时期的民族政策从汉初的和亲政策转变为汉武帝的反击匈奴政策,产生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西域都护府。(2)物质: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文化:音乐、歌舞、宗教等。(3)社会经济的发展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和文化产品如音乐、歌舞、宗教等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等,也传到了西域。(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由于有了文景之治时期良好的经济基础,再加上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西汉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故西汉时期的民族政策从汉初的和亲政策转变为汉武帝的反击匈奴政策,产生变化的根源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