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开拓进取。据此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之法,良法也。…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二 (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步六狐
贺赖
独狐
汉姓
元
长孙
陆
贺
刘
材料三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1)材料一中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改革措施?“商鞅之法,良法也”,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指谁?材料反映了他改革的哪些措施?你认为这一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你认为商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你认为材料中两位改革者有何共同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答案解析
(1)奖励耕织奖励军功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全国奠定了基础(2)孝文帝说汉语、改汉姓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3)治理国家不能墨守成规,应该勇于创新远见卓识的目光、积极开拓创新(意思相近即可)
(1)根据材料“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魏主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根据材料“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可知孝文帝改革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根据表格所给提示信息可知,孝文帝改革规定将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经过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3)根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商鞅这句话的含义是治理国家不能墨守成规,应该勇于创新。通过对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探究可知,这两位改革者的远见卓识的目光;积极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试题
选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答案
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
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
材料一:2019年12月20日,是澳
朋友如打开的窗户,友情是照射进来的阳光,朋友
“玻璃与金子结合,便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哲人
【单选题】 企业甲、乙都是冰箱制造商,他们生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
我国领海的宽度是()
土工特种材料包括土工格栅、土工网、土工模袋、
水力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有何特殊作用?
影响磨损的主要因素是飞灰速度,即烟气流速。理
________(1)外部影响因素。A、劳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于血雨腥风的革命
猪链球菌入侵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欧洲短期信贷市场业务中银行同业拆放业务大量使
某桥梁墩台竖向力合力为18876kN,各水平
术语翻译:FoulB/L()
化学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与工件材料的硬度、强度密
差动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