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的外交随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发展历程。阅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的外交随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发展历程。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重要外交成就。

(2)材料二中图3、图4反映了中国外交哪些重大突破,并简要分析取得突破的原因。

(3)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哪一外交政策?

 

答案解析

(1)中苏建交、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及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任答三点)(2)1971年,26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国际形势:中国综合国力上升;亚非拉国家对中国的支持;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国应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任答两点)(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或不结盟政策

(1)根据材料一图1中“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根据材料一图2中“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结合所学知识,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重要外交成就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任答三点)(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图3中“乔冠华和黄华在26届联大”结合所学知识,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根据材料二图4中“毛泽东与尼克松”结合所学知识,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由此可知,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是:1971年,26届联大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其中国际形势是:亚非拉国家对中国的支持;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侵越战争失败。中国国内形势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的提高。(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奉行真正不结盟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由此可知,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或不结盟政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