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18:48:02

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否能有效地实施统治,和当

题目描述

【题目】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否能有效地实施统治,和当时选官制度存在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

——邓之诚《唐之制度科举》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这些选官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分析科举制有何积极意义。

答案解析

(1)制度: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察举制;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弊端: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及材料二中“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选官权为贵族门阀把持,不利于人才选拔的角度进行分析归纳。(2)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三中“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打破贵族特权;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推动文学繁荣;西方近代文官制;公平、公正的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1)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弊端:任人唯亲,徇私舞弊,选官权为贵族门阀把持,不利于选拔人才。(2)积极意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与行政效率;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公平公正角度看,具有一定合理性;推动文学的繁荣发展;对世界也产生影响,西方受科举制启发建立近代文官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