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13:48:25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元史·高智耀传》

材料三(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执?其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

(4)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信息“丞相绾等言:‘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可知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行分封和行郡县两种意见。“理由”,由材料信息“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得出,行分封的理由是有的地方偏远,不封诸侯,难以管辖.行郡县的理由:由材料信息“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得出,推行郡县制的理由是周分封诸侯,后出现诸侯厮杀的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第(2)问,由材料二信息“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可知,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旧俗与汉法之争。“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不同文明(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第(3)问,由材料三信息“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意义”,依据所学知识得出: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后世。第(4)问,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的“特点”是:政治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先进的政治制度逐渐取代落后的政治制度。

(1).行分封;行郡县行分封的理由:有的地方偏远,不封诸侯,难以管辖.行郡县的理由:周分封诸侯,后出现诸侯厮杀的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2).旧俗与汉法之争不同文明(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3).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后世.(4).政治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先进的政治制度逐渐取代落后的政治制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