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
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下面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
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材料二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转移,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的现象出现于何时?到宋朝时三者的关系是怎样变化的?
(2)使材料二出现的思想上的原因有哪些?
(3)李贽对材料二的态度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5)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解析
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三教合一现象出现于隋唐时期。“变化”,到宋朝时,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第(2)问,材料二现象是“贞节牌坊”,其出现的思想上的原因是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第(3)问,“态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态度是严厉批判,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第(4)问,“地位”,依据所学知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角度分析。第(5)问,要求比较朱熹和李贽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材料三中朱熹主张坚持儒家思想,材料四中李贽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可见两人对孔子的迥然不同的态度,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
(1)隋唐。宋朝时,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 学体系——“理学”。(2)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以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的自 然欲求,更是束缚女子的教条,起了摧残人性的作用。(3)严厉批判,强调人正当的私欲。(4)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5)朱熹认为儒家思想是不可改变的;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原因: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
相关试题
液压油的种类有()答案?
3678【习题】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意义主要
研究人员表示,忆阻器被植入到人体内后,可以执
(单选题)B细胞产生的抗体()
举出三大战役的名称。
鸦片战争失败后,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
盗用和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行为。
速动比率属于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反映企业流动资
下列预算收入项目中,不属于预算收入退库项目的
以下各项中,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的固定资产是(
有关日本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气候变化预估与应对工作要求对政府提供()与对
播种苗经过移植后长出()真叶时,需移植于花盆
女,23岁。因甲亢行手术治疗,术后24小时突
刘某于2010年7月9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
TCON芯片的任务是( )
流体能力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大。()
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艾滋病ABC防治策
无线网络拓扑结构主要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