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16:30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曾高度关注民生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曾高度关注民生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现在的农民都不是耕自己的田,都是替地主来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我们应该马上用政治和法律来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问题便无从解决。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说:“我们插牌子,本身也是很好的宣传。例如国民党的士兵到了根据地来,他们一看到田里到处插上了牌子,看到我们这里打了土豪分了田,也会说红军好。有些国民党士兵因受打土豪分田地的影响,开小差跑回家去。插牌分田后,农民有了田地就会跟着共产党。”你看,分田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既争取了群众,又瓦解了敌人,一举多得。

——陈士榘《打土豪分田地》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在解决农民问题上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主张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土地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中共成功探索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影响。

答案解析

(1)主张:依据材料一“是要“耕者有其田””可知是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影响:依据所学从民生主义主张调动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以及国民大革命等回答。(2)看法:依据材料二“农民有了田地就会跟着共产党”“既争取了群众,又瓦解了敌人”可知打土豪、分田地以争取群众的支持回答。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或井冈山道路)(3)发展:依据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可知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依据材料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归纳社会主义本质。影响:依据材料和所学从解放思想以及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回答。

(1)主张: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影响: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2)看法:打土豪、分田地,以争取群众的支持。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或井冈山道路)(3)发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影响: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