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和“

题目描述

【题目】“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有机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沟通】

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丝绸之路起止点的名称。

A:            (城市);F:             (地区或国家)。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当代开放】

材料二: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据材料二中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我国设计经济特区的目的又是什么?

材料三:“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材料二、三,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学史感悟】

材料四:古代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公和和推崇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理解。

 

答案解析

(1)A.长安F.古罗马;张骞。(2)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3)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一带一路”提出重在输出。(4)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西汉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路线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大秦(古罗马);因此,A处填写长安F处填写古罗马;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张骞。(2)根据材料二“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可知,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我国设计经济特区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3)根据材料三“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结合(2)的分析可知,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一带一路”提出重在输出。(4)根据材料四“相互渗透、交相辉映、相互激荡”可知,丝绸之路精神就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