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23:36:32

回望戊戌变法

题目描述

【题目】回望戊戌变法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两个甲子之前的戊戌变法,既是晚清系统改革的一次尝试,也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至今仍有不少课题值得研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随后的问题。

材料一 

(1)请对材料一中图片的史料价值加以判断。

①对于研究戊戌变法措施的影响,较有价值的史料是       

②对于研究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较有价值的史料是       

③对于研究戊戌变法的结局,较为全面的史料是       

材料二  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

——萧一山《清代通史》

材料三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儿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里逊的信(1898年11月25日)

材料四  在戊戌期间,康广仁曾批评其兄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动太大。”

——李书源、管书合《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2)材料二、三、四都在解释什么问题?

(3)你认为120年前的戊戌变法有何价值?

 

答案解析

(1)本小问的填空,依据材料一的图示,结合所学可知,①对于研究戊戌变法措施的影响,较有价值的史料是京师大学堂旧址遗迹,对应C;②对于研究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较有价值的史料是“严复译著《天演论》书影”,对应A;③对于研究戊戌变法的结局,较为全面的史料是《戊戌政变记》,对应D。(2)本小问的问题,依据材料二“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材料三“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材料四“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动太大。”可知,材料反映的都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本小问的价值,结合戊戌变法的意义解答即可。如:勇于改革的精神、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使命感或担当、传播新知新学的社会启蒙等。

(1)CAD(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勇于改革的精神、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使命感或担当、传播新知新学的社会启蒙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适当赋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