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②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孩 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图①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次改革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

(2)图②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3)图③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图 ④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什么制度?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       农民(2)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大跃进”运动(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根据图①“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由此可知,图①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这次改革使农民获得了解放。(2) 根据图②“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完整的表述。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此可知,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还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的历史意义是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 根据图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孩”结合所学知识,大跃进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的提高计划指标,它表现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卫星”。由此可知,图③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4)根据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结合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0年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现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由此可知,图 ④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