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节选自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欧洲学院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2014年,中国的历史兴衰感和在现实国际力量格局中的位次都焕然一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军费大国,并且已是经济增长和技术改造都最快的世界主要国家。

—— 摘自《环球时报》

材料四:近20来尤其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中国人普遍感受到中国所受到的国际压力有增无减。近年来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也来势汹汹,且逐强渐猛,这是帝国主义企图制造反对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冷战”。

(1)据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主要因为照搬他国模式而给本国带来了灾难性后果的是指什么事件?这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带来了哪些启示?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正在走的什么道路?

(3)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什么关系?材料三中中国现实国际力量格局的位次焕然一新主要取决于什么?中国这个位次的的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

(4)据材料四,对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以及新“冷战”的不利局面,中国应如何应对?

 

答案解析

(1)东欧剧变。结合本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4分)(2)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实力大为提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分)(3)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4分)(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不断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掌握主动权等。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东欧剧变的史实,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后导致东欧各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启示是:经济建设要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2)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图片分析的能力,从图片上可知我国从1978年到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和我国经济总量都增长了,可以得出结论是我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发展,这得益于我国正在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材料分析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提高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实力,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不断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掌握主动权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