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材料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是谁的观点?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你如何评价他?

(2)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他对学生是怎样要求和教育的? 

(3)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是我国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4)简要说说他在教育上的主要贡献。

答案解析

(1)孔子;《论语》;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2)时常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3)仁;儒家; (4)他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总结了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等等。

(1)材料一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思想;孔子的言论集中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他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同时孔子也是大教育家,他办私学,提出一系列关于教育和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2)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一是关于学习态度的,即要谦虚好学;材料二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即要时常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材料三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即处理好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要学思结合。(3)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他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孔子把“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根据所学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创始人。(4)孔子在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教育垄断;同时,还发现总结了许多教育规律,提出各种教学方法,如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孔子在教学中还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