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生福祉关系国计民生。阅读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民生福祉关系国计民生。阅读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致力于研究农民问题,……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的同时,……通过《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交给劳动者使用。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得到满足,积极支持苏维埃政府。

——摘编自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

材料二  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只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三  二战后,1955年至1960年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8.5%,1960年至1965年为9.8%,1965年至1970年为11.8%,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日本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教育经费在政府的预算中所占比重已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十月革命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列宁为了农民利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对农业调整的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发展国计民生的经验有哪些?

答案解析

(1)十月革命时期:没收地主土地,交给劳动者使用;20世纪20年代: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2)对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鼓励农民减产并给予补贴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稳定。(3)持续、高速增长。(4)制定政策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重视科技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等。

(1)依据材料一“列宁致力于研究农民问题,……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的同时,……通过《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交给劳动者使用。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得到满足,积极支持苏维埃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十月革命时期列宁为了农民利益采取的措施:没收地主土地,交给劳动者使用;20世纪20年代列宁为了农民利益采取的措施: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2)依据材料二“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只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分析概括可知,美国对农业调整的措施有:对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鼓励农民减产并给予补贴。起到的作用是:使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稳定。(3)依据材料三“二战后,1955年至1960年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8.5%,1960年至1965年为9.8%,1965年至1970年为11.8%,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日本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有利时机……教育经费在政府的预算中所占比重已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分析概括可知,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持续、高速增长。(4)综合上述材料,发展国计民生的经验有:制定政策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重视科技;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