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这一计划是在哪一年开始执行的?超额完成后有何重大意义?

(制度确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完成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的伟大创举是?

(出现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如何客观评价这次失误?

(拨乱反正)

材料四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在农业领域所推行的制度是什么?这个制度的具体做法是?

答案解析

(1)一五计划;1953年;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三大改造(或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赎买政策 (3)大跃进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做法: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意思相似即可)

(1)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落后的面貌,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是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称为三大改造(或社会主义改造);第二小问,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第三小问,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的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3)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是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4)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业领域所推行的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制度的具体做法是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