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6:31:48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

题目描述

【题目】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

材料四?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1)史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现实?史料二的数据印证了史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2)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诗中描绘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此为何事件?根据史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

答案解析

(1)社会现实,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开元盛世时期国家呈现出的经济繁荣景象,从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等,因此材料内容反映的社会现实开元盛世。印证,材料二户数的增长反映了此时期粮食充足,人口增长,印证了材料一中“小邑犹藏万家室”,其意为小县城也有上万户人家。??? (2)趋势,根据材料二中数据,639-751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连续增长的趋势。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主要是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的出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人口增长奠定基础;武则天时期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继续发展,为人口的连续增长提供重要保障;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达到全盛,继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进一步发展经济,社会稳定,人口持续增长等从唐朝出现治世的几个统治者分析回答。(3)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描绘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安史之乱。危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身,实力膨胀,并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持续八年时间,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对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1)社会现实:开元盛世时期(2)印证:“小邑犹藏万家室”趋势:连续增长(上升)原因: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奠定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局面达到全盛。(3)安史之乱破坏了社经济;唐朝由盛转衰;节度使权力加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