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日照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

题目描述

【题目】日照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法治建设】

(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法律文献

内容摘要

地位或作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选举和被选择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农业现代化】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l958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图二  l978—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你相信图一中的粮食产量是真的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你从图二获取了什么信息?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政策性因素。

【走向世界舞台】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3)中国是何时重返联合国的?据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

 

答案解析

(1)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4分)(2)不是真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说出一项即可)。(2分)信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素: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行。(2分)(3)时间:1971年;原因:大批亚非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2分)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其临时宪法性质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准确认识,依据图片中信息“1958年”可知当时由于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下,经济领域出现了浮夸风,因此人民日报上的数字是不准确的;第二小问,反映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第(3)问,主要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题时注意“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等关键信息,因此由于大批亚非国家支持中国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