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十九大后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发展举世瞩目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商君”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解析
(1)铁器;牛耕(2)商鞅;确立县制(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3)孝文帝;说汉语;穿汉服、与汉人通婚、迁都洛阳任意一点(4)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言之有理,任答1 点。)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2)根据材料“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商君”指的是商鞅;材料二“商君”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建立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根据“魏主决心改变鲜卑族风俗,召见群臣”我们可判断出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由“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知,这项改革措施是采用汉姓;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措施还包括穿汉服、与汉人通婚、迁都洛阳等。(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等。
相关试题
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
刘某迫于国家安全机关法治宣传的巨大压力,主动
[单选] ( )是评估未来现金流量是否充足和
11. 下列行为构成资敌罪的有()。 [单选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
明确表达作者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
辛亥革命时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
2021年4月1日起,被誉为“中国天眼”50
DJ2经纬仪的数字“2”含义包括( )。
太平洋某个岛上只有两个民族:高山族和苗族。他
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下列
与2013年相比,珠江水系2014年客货运输
一组人参加游戏,要求第一个人任意报数,接下来
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主席是()A周恩来B毛泽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如果献血者某项化验不合格()
婴幼儿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是()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第一步
朝鲜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下面关于数据流程图说法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