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

题目描述

【题目】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材料三: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四:本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即全国除开首都咸阳及京畿附近地区而另设内史管辖之外,其余皆统一推行,总共设置了36个郡和1000多个县。

材料五:“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导致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1)材料一反映社会制度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材料二是西周的什么制度?

(3)材料三是哪国的历史?有什么影响?

(4)材料四是什么制度?有何意义?

(5)材料五是什么制度?

(6)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答案解析

(1)禅让制变为世袭制(2)分封制(3)齐国;管仲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4)郡县制;地方权利收归中央,开创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5)推恩令(6)皇权专制不断加强。

(1)根据材料一中的“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可知这是指的禅让制;根据“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可知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周天子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3)根据材料中“ 管仲相桓公”可知这是指的齐国的历史;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4)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可知这是秦朝时期实行的郡县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实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5)根据材料五的内容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其内容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6)根据材料中涉及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从禅让制到世袭制,再到分封制、郡县制、推恩令,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中央集权越来越强化,皇权不断加强。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