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长河里流动着不竭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长河里流动着不竭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返五四现场)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五四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原载《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

(1)根据材料一可知,是什么引发五四运动?

(2)结合材料分析,五四运动中的哪一口号体现了它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材料二 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云集天安门示威游行; 5月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学生再次总罢课,之后开展演讲、抵制日化、发行爱国日刊等活动,并组织“护鲁义勇队”。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

(3)根据材料二,说说五四运动大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运动中心与主力的变化) 

(4)结合材料和所学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                   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           基础。

(盘点五四遗产)

(5)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基本内涵。90多年来,五四精神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人们不断地提炼和升华到新的境界。你认为在90后的青年身上,应该看到哪些精神?

答案解析

(1)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 学生   工人    北京   上海   (4)结合材料和所学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 阶级  基础。(5) 爱国主义

(1)依据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结合课本所学,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操纵会议,决定把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2)依据课本所学,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3000多名学生集会演讲、游行示威,掀起了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在这些口号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外争主权”体现了反帝的性质,即同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主权,“内除国贼”指的是惩办曹汝霖等卖国贼,体现了反封建的性质。 (3)依据课本所学,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6月3日军阀政府大肆逮捕爱国学生的消息,迅速传到全国.从广东到黑龙江,爱国运动的浪潮在二十多个省份的一百五十多个大中小城市都掀了起来.运动的广泛性,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工人阶级以空前的政治罢工加了斗争,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从此,五四运动转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运动的中心从北京移到上海;运动的主力,也由青年知识分子扩大到工人阶级。(4)依据课本所学,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开了伟大的力量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中的壮大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5)依据材料五四运动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结合课本所学,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了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故90后的青年身上,应该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