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文言文选段《晏子谏景公》,完成后面小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文言文选段《晏子谏景公》,完成后面小题。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④。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朝堂的台阶。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思是听您的话。

【1】给下面句子用⁄划出两处停顿。

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公被狐白之裘(_____)

(2)晏子对曰(_____)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晏子入见,立有间

(2)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4】晏子巧妙运用什么方法使景公闻命,“出裘发粟与饥寒”的?

答案解析

选自《晏子春秋》  作者:晏婴  年代:春秋参考译文: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景公说:“说的对!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命令凡看见路途时候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个乡,看见在里闾有饥寒的人,不问他是哪一家,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不必报他们的姓名。已任职的发给两月救济粮,生病的发给两年救济粮。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能够明白自己应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高兴做的事。”【1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根据意思划分节奏即可。【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其中“被”是通假字,通“披”,穿着的意思。【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见”是“朝见”的意思,“粟”是“粮食”的意思,“与”是“给”的意思。【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谈话技巧的了解与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通译全文,结合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从“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寡人闻命矣”等语句中可知,晏子从大处入手,巧妙运用古代贤君的做法进行侧面暗示,使景公顿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