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23:49:47

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管理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管理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成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士人在政府里渐渐占到地位,一半是凭借武帝时董仲舒、公孙弘诸人所创建的种种制度,一半是读书博通之士在政治上所表现的成绩,究竟比贵族军人和商人们来得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富弼对宋神宗言:“内外事多陛下亲批,虽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

——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

材料三 中国古代官僚职位的升迁,一般说来都是凭资格而不凭能力的。从唐宋以后就已确定了所谓“磨勘制度”,人们一入仕途,就有了绝对的保障,只要循规蹈矩地做下去,过一定期限就可以升一级官……专制政治下的权奸小人,无非就是那种善于伺候皇帝,取得皇帝信任,而在实际上只顾个人私利的人。在上面当政的是这样的人,在下面从政的全部官僚都得到了极大方便,更可以称心如意地向人民诈索,更可以毫无顾忌地通过不合法的方法来取得高官。人们都骂唐代的李林甫、宋代的蔡京、明代的严嵩、清代的和珅,这些都是所谓奸臣……权奸专政代不绝书。

——胡绳《“国家之败,由于官邪”—我看中国古代官僚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政府自武帝后”出现了什么新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杜范、富弼两位宰相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制约相权,宋代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弊端,并指出其根源。

答案解析

(1)局面:根据材料“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成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士人在政府里渐渐占到地位”可知,新局面是士人参政。原因:根据材料“一半是凭借武帝时董仲舒、公孙弘诸人所创建的种种制度,一半是读书博通之士在政治上所表现的成绩,究竟比贵族军人和商人们来得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或创建察举制),在经济上,抑制富商的势力,在文化上,崇尚儒学,名儒辈出。(2)主张:根据材料“内外事多陛下亲批……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可知,两人认为皇帝独裁会招致天下大乱;根据材料“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可知,两人主张皇帝与士人共治天下。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限制相权,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3)弊端:根据材料“人们一入仕途,就有了绝对的保障,只要循规蹈矩地做下去,过一定期限就可以升一级官”可知,因循守旧;根据材料“更可以称心如意地向人民诈索,更可以毫无顾忌地通过不合法的方法来取得高官”可知,吏治腐败;根据材料“权奸专政代不绝书”可知,权奸专政。根源:根据材料“专制政治下的权奸小人,无非就是那种善于伺候皇帝,取得皇帝信任,而在实际上只顾个人私利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古代官僚政治体制弊端的根源是君主专制。

(1)局面:士人参政。原因:政治上,削弱贵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或创建察举制);经济上,抑制富商的势力;文化上,崇尚儒学,名儒辈出。(2)主张:皇帝独裁会招致天下大乱;皇帝与士人共治天下。(任答一点即可)措施: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3)弊端:因循守旧;吏治腐败;权奸专政。(任答两点即可)根源:君主专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