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历史上的改革:改革是富

题目描述

【题目】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历史上的改革: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途径,改革是化解危机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材料一中的“决裂阡陌”指的是什么?该变法对秦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治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2)材料二中俄国的变化是由什么历史事件引起的?

材料三:19世纪中期,日本天皇颁布改革诏书,发布《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从此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3)开启了材料三中日本“近代化进程”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日本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4)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的思路指的是哪一政策?“僵化”的模式指的是什么?

材料五: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5)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中的“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新政的实施有没有“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答案解析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经过商鞅商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1861年改革。(3)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资本主义强国。(4)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5)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也就不可能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1)由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知,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商鞅,“决裂阡陌”指的是商鞅变法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的措施。经过商鞅商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材料二中俄国的变化是由1861年改革引起的,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制的废除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开启了材料三中日本“近代化进程”的是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资本主义强国。(4)据材料四“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可知,列宁的思路指的是新经济政策,“僵化”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5)据材料五“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说明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新政的实施并没有“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因为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也就不可能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