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7朝阳区模拟)探究唐朝的兴盛。

题目描述

【题目】(2017朝阳区模拟)探究唐朝的兴盛。

某同学为探究“唐朝兴盛的原因”,收集了一些资料,请你帮助他完成学习任务单。

◇分析判断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1)上述言论出自唐朝哪位统治者?这些言论体现出他的什么统治思想?

◇比较概括

(2)比较与概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请阅读上表内容,概括这些措施的相同之处。

◇说明观点

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这些制度较好地适应了唐初的社会现实,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 张帆

(3)依据材料,请你指出张帆教授的观点。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他的观点。

答案解析

(1)统治者:唐太宗。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2)相同之处:政治上都注重整顿吏治,保持政治清明;经济上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文教方面不断发展完善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3)观点:唐前期注意制度的革新以适应社会现实需要,从而促进了社会进步。证明:唐太宗时期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既加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重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文教上发展了科举制,不仅选拔出大量优秀人才,而且促进了唐诗繁盛。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此言论出自唐太宗;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并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体现了唐太宗居安思危,虚心纳谏的统治思想;(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前期的帝王政治上都注重整顿吏治,保持政治清明;经济上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文教方面不断发展完善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可知,唐前期注意制度的革新以适应社会现实需要,从而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既加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重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文教上发展了科举制,不仅选拔出大量优秀人才,而且促进了唐诗繁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