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则通,通则久”,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变则通,通则久”,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与损耗)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中,商鞅正确地把握了战国时期的脉博,在秦国推行新法。其中,“务耕织”“尚军功”分别指的是变法中的什么措施?
材料三 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成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3)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商鞅最终被处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材料四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4)材料四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5)综合以上事件,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铁制农具和牛耕(2)务耕织:奖励耕织(或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尚军功: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守旧贵族的反对,失去了秦孝公的支持;成功了;理由:商鞭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5)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等
(1)依据材料信息“铁农具、牛尊”,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铁农具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我国进入铁器时代。我国在春秋时已经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逐渐推广。(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的务耕织指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尚军功指奖励军功,即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成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可知,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失去了秦孝公的支持,商鞅被处死;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成功了;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鞭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说汉语;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5)开放性题目,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等。
相关试题
729在纸还没有发明之前,人们一般会使用下面
[单选] 一次会议某单位邀请了10名专家。该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在
战后日德对战争罪行反省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常见的3.5寸软盘的容量为()。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
(单选题)女性,32岁。因服甲胺磷约50ml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
当你身边的摊主商贩遇到城管的野蛮执法、粗暴执
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刚播出过半,2017年4
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半精细除尘设备在粗除尘设备之后,用来(),主
车削飞轮时,将工件支顶在()上,找正夹牢并粗
述翅的基本结构和类型,以及各类型的特点,并举
气管插管后,在护理记录中不须记录的内容是()
以下主体不能成为建设工程招标项目的投标人的有
提升机的保险闸必须能自动发生制动作用。(
某债券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5%,每年付
以下不属于容积式泵的是()。
屋面设施的防水处理应符合哪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