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带有当时时代的特征,逐渐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变法的哪项措施最受农民的欢迎?

材料二  见下面图片展示。

(2)看图答题,请写出秦朝把文字统一成了哪种字体?秦朝统一货币的名称?到汉朝汉武帝时又统一铸造什么货币?

材料三  孝文治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3)为了“使其整体的汉化”孝文帝推行了汉化政策,请举出他改革中的任意两条措施?

材料四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  ……,后来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纸,后来经改善后可以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了,纸的造价低,携带方便”。

(4)上面材料中改进造纸术的是谁?你认为改革创新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关系?

 

答案解析

(1)商鞅;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小篆;圆形方孔半两钱;五铢钱(3)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答出其中任何两条都算对)(每条)(4)蔡伦;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和创新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及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商君”是商鞅;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确定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其中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的措施最受农民的欢迎。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加,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及所学可知,秦朝把文字统一成了小篆;秦朝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以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朝统一货币的名称是圆形方孔半两钱;到汉朝汉武帝时又统一铸造五铢钱;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规定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铜钱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五铢钱。 (3)依据所学可知,为了“使其整体的汉化”孝文帝推行了汉化政策。为了更好的学习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为革除鲜卑旧俗,开始进行改革。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采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改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学习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提倡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等。 (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及所学可知,材料中改进造纸术的是蔡伦;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材料制成植物纤维纸,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他改进的这种纸叫做“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第二小问,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和创新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