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7:56:4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公家之积,祗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处之民,曾不得见糠秕。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

——徐光启《农政全书·荒政》

材料二  对于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国家农贷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国家农贷为什么不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的状态不被打破?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完善国家农贷制度的理解。

 

答案解析

(1)由“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可概括为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可概括为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2)依据“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可归纳概括出调节贫富差距、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依据“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可归纳出扩大国家经济来源;依据“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可归纳出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第二小问,“不贫不富”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很难达到,其原因可结合封建私有制下的阶级剥削来回答即可。(3)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回答时需要综合分析上述三段材料从规范管理制度,做到有效监督,国家要科学指导农民利用农贷,切实的关注民生使农民真正的获得实惠等方面回答即可,其他方面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困境: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 (2)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改正:封建国家政权的维持必须依赖于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将导致贫富分化。 (3)理解:国家要科学指导农民对农贷的利用,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和还贷能力;国家农贷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对农贷的推行要有效监管;农贷实施要关注民生,不与民夺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