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之一,俄罗斯是如何兴起的,让我们一探究竟。

题目描述

【题目】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之一,俄罗斯是如何兴起的,让我们一探究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战争(1861年的克里木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和官吏们更加无能。俄国的严重弱点,过去为外界所没想像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人民的英国史》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俄国的严重弱点……现在都暴露出来了”,你认为这时候俄国“严重弱点”是什么?据此沙皇采取哪一措施解决这一弱点的?

(2)材料二中列宁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是如何调整的?

(3)分析材料三的两张图片,指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俄国发展史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1)落后的农奴制(2分);农奴制改革(或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2分)(2)实行新经济政策(2分)(3)斯大林模式的僵化(2分)(4)坚持改革开放,改革要符合国情,健全民主与法制,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等等(2分)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型简答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读材料的能力。此题分设3个问来进行考查。(1)此题通过材料考查俄国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克里木战争后,俄国的严重弱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受到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步伐,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根据要求即可回答:落后的农奴制;农奴制改革(或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2)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列宁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实行新经济政策(3)此题通过材料考查苏联解体相关的知识点。题文信息提示:材料三的两张图片。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片面的经济政策,发展不协调,矛盾激化,苏联解体。根据要求即可回答:斯大林模式的僵化。(4)此题通过材料考查俄国发展史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因为面对改革与发展,我们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根据要求即可回答:坚持改革开放,改革要符合国情,健全民主与法制,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