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10:02:11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

——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中央会试首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其对官员素质的期待,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流派的治国理念?

(2)分别指出魏晋和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及其作用。

 

答案解析

(1)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汉代。理念,据材料一“以德取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角度回答。(2)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魏晋和隋唐时期选官制度分别是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特点,据材料二“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官依据和方式、选官权力等方面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3)规定,据材料三“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即可指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作用,据材料三“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即可回答其作用。

(1)察举制度开始于汉代;孝廉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治国理念。(2)九品中正制度;科举考试。主要特点是将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将选拨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3)新规定指的是对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比例录取;影响:这一措施有效解决了人才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