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王老师以“中国梦的探索”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任务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材料分析——解读时代变迁)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数,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什么?他们具体采取了哪些军事措施来实现梦想?

(2)根据材料二简析戊戌变法的背景。写出两位变法派主要代表人物。

任务二(情境再现——感受时代巨变)

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便将剪辫子纳入反清革命,剪辫子成了一股风潮。广东光复后,人们自觉剪掉辫子,广州一天剪辫子者有20多万人,城里的理发店从早到晚,排起了长队,非常拥挤。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北京2月12电:“……年幼的末代皇帝溥仪今天退位。”《泰晤士报》评论说,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

(3)根据上面情境,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任务三(学以致用---评析时代影响)

(4)某位历史教师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取舍》来定义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指什么?它在中国近代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任务四(理清线索——思考时代意义)

(5)近代仁人志士进行的探索活动有何共同特点?实现独立富强是中国近代仁人志士的梦想,这一梦想在哪一党派的领导下最终得以实现?

答案解析

(1)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封建统治。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组建新式洋枪队,筹建新式海军。(2)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梁启超。(3)引起社会习俗的变化;清朝被推翻,封建帝制结束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5)向西方学习。中国共产党。

(1)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组建新式洋枪队,筹建新式海军。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近代人才,建立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等。(2)根据材料二“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数,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4年——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为了救亡图存,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有康有为、梁启超。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但是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废除了变法诏令,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3)根据材料三“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各省纷纷独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便将剪辫子纳入反清革命,剪辫子成了一股风潮。广东光复后,人们自觉剪掉辫子,广州一天剪辫子者有20多万人,城里的理发店从早到晚,排起了长队,非常拥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引起社会习俗的变化;根据材料三“1912年北京2月12电:‘……年幼的末代皇帝溥仪今天退位。’《泰晤士报》评论说,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清朝被推翻,封建帝制结束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某位历史教师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取舍》来定义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运动,这场运动指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仁人志士进行的探索活动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为了救亡图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独立富强是中国近代仁人志士的梦想,这一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得以实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