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历
题目描述
【题目】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历代王朝都在不断调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维护王朝统治和国家稳定。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初进行了大量的分封,被分封的诸侯国各占一方,并掌握着重要的特权,如制造货币等。这些特权使诸侯国越来越强大,同时也使朝廷与地方的离心力越来越大。他们擅为法令,对抗中央,甚至谋反叛……西汉继用秦朝的相制,许多大权都由丞相直接掌握着,严重威胁着皇权。为此,汉武帝时期采取了许多措施。
——摘编自杨正朝《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
材料二:从唐朝后期的历史发展过程看,节度使争权与地方民族势力上升二者构成了后期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节度使争权的结果是中央王朝威势的下降,因为在节度使与皇权之间,其权力构成的格局是一体的,节度使权力若增大,皇权就势必缩小,反之亦然。
——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诛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但因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刘邦采取怎样的措施管理国家?这种措施给西汉政权带来怎样的问题?面对材料所出现的问题,汉武帝分别在政治、经济上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
(2)根据所学知识,例举唐朝中后期“节度使争权”而出现的社会动荡的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于唐朝中央政府带来怎样的影响?
(3)朱元璋怎样解决材料三中所提及到的“君相之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他又采取怎样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是指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怎样的?
答案解析
(1)措施:分封制影响:诸侯国权力越来越大,朝廷与地方的离心力越来越大措施:政治,颁布“推恩令”或建立刺史制度经济: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珠钱(2)历史事件:安史之乱影响: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3)措施:废除丞相制度措施: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改组:设立军机处(4)趋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或中央政府权利加强皇权加强)
(1)根据材料一“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初进行了大量的分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刘邦采取分封制管理国家。由“这些特权使诸侯国越来越强大,同时也使朝廷与地方的离心力越来越大。他们擅为法令,对抗中央,甚至谋反叛”,可知,这种措施给西汉政权带来的问题是诸侯国权力越来越大,朝廷与地方的离心力越来越大;面对材料所出现的问题,汉武帝分别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在经济上,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后期“节度使争权”,如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出现的社会动荡,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该事件对于唐朝中央政府带来的影响,是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3)根据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是指清雍正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属于隐藏工程的是【】(技能鉴定,
【单选题】 X线机的辅助设备不包括【】(医卫
2020年至2021年,每年培训农民工()人
(单选题)放大样时,在中竖杆中线上,量取屋架
“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道德理论步入政治殿
对东西文化的关系的论述,不同时期的阐述标准不
回应诉求,感受权利。
下列选项中,能直接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979——2016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
一部外国影片有这样的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
2017年9月1日,由教育部和联合制作以“中
用于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的喷粉搅拌机目前仅有(
轻型防化服专门用于()污染、军事毒剂等救援作
料的材质分为陶瓷、()和塑料三大类。
我国古典诗歌尽管主题的种类繁多,但是大致可以
柴胡的药理作用有
我国大概有()家ISP正在使用3Com公司基
以下哪些商品不在延迟发货指定类目内?()
我国对土地使用权年限无明确规定。()
两座民用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