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就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右图是我国先民适应自然的典型示例之一。

材料二:西周分封制下,“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日)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材料三:他“……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这次改革影响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因此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的伟大政治家。

材料四: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1)据材料一,说出图一、二的房屋名称,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

(2)阅读材料二及西周分封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及作用。

(3)材料三中的“伟大政治家”是谁?请简要概括材料中的改革措施。

(4)据材料四,概括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答案解析

(1)图一:半坡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图二: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主要因素:地理因素源(2)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作用: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巩固了西周对全国的统治。(3)商鞅;建立县制(4)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创立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图一是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图二是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前者地处北方,后者地处南方,主要因素是地理方位不同。(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亲戚……”可知,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封制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巩固了西周对全国的统治。(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合并……为县……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可知,这是商鞅建立县制。(4) 根据所学和材料四“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可知,这是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创立皇帝制度;根据所学和材料四“……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可知,这是推行郡县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