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

题目描述

【题目】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崛起篇)

材料一  (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1)秦国的崛起与材料一反映的什么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民勇于公战”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篇)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秦王”指的是谁?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制度并沿用后世?

(巩固篇)

材料  如图

(3)为了巩固大一统,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图一中①处设置的官职名称是什么?请写出这个官职的职能.

材料  如图

(4)图二和图三反映了秦朝统一后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亡国篇)

材料六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5)秦朝二世而亡,材料六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启示篇)

(6)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秦朝兴亡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2)嬴政;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3)丞相;掌管行政(4)小篆、圆形方孔半两钱(5)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秦的暴政(6)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积极创新,巩固和发展社会制度;得民心者得天下等(谈兴与亡都可。言之有理一条即可)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的崛起与材料一“(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反映的商鞅变法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民勇于公战”的原因是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2)根据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秦王”指的是嬴政。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并沿用后世。秦始皇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3)为了巩固大一统,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图一中①处设置的官职名称是丞相。这个官职的职能是掌管行政。秦始皇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4)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和图三反映了后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小篆、圆形方孔半两钱。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度、量、衡;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的影响。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5)根据材料六“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的暴政主要体现在:繁重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6)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对秦朝兴亡的认识是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积极创新,巩固和发展社会制度;得民心者得天下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